2022年公立醫院投入機制及債務化解工作調研
按照《關于貫徹落實全省深化醫改工作視頻會議精神的通知》(渭醫改秘發〔2022〕11號)、《關于印發醫改攻堅任務清單的通知》(渭醫改專辦函〔2022〕8號)和《關于開展醫改重點任務督導調研的通知》(陜醫改專辦發〔2023〕1 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局工作情況,堅持從醫改大局出發,發揮財政部門職能,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繼續向民生領域傾斜,全力貫徹落實省、市出臺的各項醫改政策,推動醫改工作取得成效。
一、工作做法和成效
(一)高度重視,落實責任,全力打贏打好醫改攻堅戰。組建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主管局長為副組長、相關股室和局屬單位為成員的深化醫改工作領導小組,專司醫改工作的協調和資金保障工作。同時,積極與衛健部門協作,共同研究深化醫改工作舉措,保證醫改政策落實等具體辦法,并在財政部門職責范圍內督促落實,做到責任到人,職責明確,落實到位。
(二)加大投入,提高醫務人員待遇。
除按省市要求,全力落實公立醫院基本建設、設備購置、重點學科發展、人才培養以及離退休人員費用和政策性虧損補貼等六項政策外,還大幅提高了醫務人員財政供養待遇,使他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醫改工作中。對全縣鄉鎮衛生院、縣中醫醫院、婦幼院等醫療衛生機構在職人員工資實行全額預算,對縣醫院在職人員工資預算比例達到85%。2022年縣財政對衛生醫療機構醫務人員預算投入9687.34萬元,其中:縣級3家公立醫院醫務人員待遇投入為5571.3萬元。
(三)及時協調,落實政策。
1、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及取消藥品加成補償資金落實情況。
2022年,各級下達公立醫院綜合改革補助資金221.33萬元,下達取消藥品加成補償資金441.2萬元,其中:縣級配套34.1萬元。在收到上級下達資金后,通過積極同衛健局溝通協作,按照分配方案及時將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和取消藥品加成補償資金全額撥付。
2、完善落實鄉村醫生養老政策。對年滿60歲享受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的鄉村醫生加發工齡補貼,按月對鄉村醫生養老補貼進行發放。2022年,共為803名鄉村醫生發放工齡補貼187.64萬元。其中,對新認定的192名鄉村醫生工齡補助進行了補發,補發金額27.78萬元。
3、對取得更高執業資質繼續在村衛生室工作達到一定年限的,給予發放一次性補貼。2022來,根據政策要求,暢通鄉村醫生職業發展渠道,落實將符合一定條件在崗鄉村醫生各項待遇,共下達全科醫生、定向招聘等人才培養專項資金77.18萬元。
(四)推進公立醫院債務化解。
根據陜西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綜合醫改試點評估反饋問題整改方案的通知》(陜政函〔2022〕12號)和全省深化醫改工作視頻會議精神,我縣積極籌措,同時制定了《澄城縣財政局關于印發<公立醫院投入機制及債務化解工作方案>》(澄政財發〔2022〕79號)。從全面鎖定化債額度、加快推進債務化解、嚴控新增債務等方面,明確資金分擔、制定化債方案,逐醫院制定化債方案,明確債務構成、化債總量、分擔原則、化債次序、方法和時間要求等要素推進公立醫院債務化解。截至目前,共鎖定公立醫院已鎖定的債務化解額度為47700.83萬元,截止2月底已化解金額為1009.52萬元,并債務化解計劃,6月底化解金額達到1514.04萬元。
(四)加強監管,提高效率。
嚴格按照各項衛生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對項目實施情況進行監督管理。強化事前事中事后監管,通過深入單位、查看資料、核對信息,以及財政云系統對各類專項資金進行監督管理,保障資金安全運行。加強績效目標管理。指導、督促各醫療衛生機構按照項目政策實施要求,對每項資金從項目申報制定績效目標、項目實施做好績效監控、項目完結做好績效自評,形成專項資金績效評價報告,督促資金使用單位對績效評價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存在問題
縣級配套壓力過大。在地方財力緊缺的情況下,省、市出臺一些文件要求縣本級要配套相應的資金。如2022年我縣地方財政收入為3.2109億元,而社會保障各項硬性配套達到3.06億元,導致原本捉襟見肘的縣級財政更是雪上加霜、舉步維艱,收支矛盾更加突出。
三、下一步工作的設想
(一)認真履行財政部門承擔職責。在深化醫改工作中,我們要按照省市要求,認真履職,加強監管,全力保障各類醫療衛生項目安全運行,把好事辦實、辦好、辦出實效。
(二)加大投入政策的落實。按照“保工資,保運轉,?;?,保民生”的思路。優化調整支出結構,加大醫改和衛計項目投資力度,做好縣級公立醫院改革的投入保障工作,引導縣級醫院做到“維護公益性,調動積極性,保障可持續性”,在深化醫改中發揮重要作用。
(三)合理安排地方配套資金。我縣是全市唯一的省級重點幫扶縣和掛牌督辦縣?!俺燥埿汀必斦俏铱h財政的突出特點,作為收入小縣,支出大縣,財力弱縣,需求強縣,支付貧縣。建議各部門協作配合,各自發揮爭資爭項爭政策的能力,在省市制定有關方案政策過程中積極爭取,加強上級政策和財政的傾斜力度,使縣級財政有足夠的能力落實好國家的政策,推進醫改事業加快發展。